2017年3月26日,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,今年60歲的尉樹良和61歲的妻子李宗臻,正在店里忙著烙大餅。他們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烙大餅,至今已經(jīng)干了30多年。
尉樹良介紹,他從18歲開始就干建筑工人,一直干到29歲。當時看到烙大餅掙錢還行,夫妻兩人就開始支起6口大鍋,烙起了大餅。
一開始烙大餅的時候, 尉樹良是雇了2名面食師傅,6口大鐵鍋全部開火,日夜不停的烙大餅,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烙200多個。
從烙大餅開始,尉樹良租的門面房因拆遷,他先后搬過過3次,目前又面臨第4次搬遷。但是不管店面搬到哪里,他的牌子一直沒有換,也成為他的一個金招牌。
尉樹良介紹,以前是用土爐烙制大餅,和面也是人工,添煤、看爐的,人少了忙不過來。從2005年開始,因為人工費高,他就和妻子兩個人烙大餅,買了一臺和面機,并引進了導熱油加熱的烙大餅機,一排7個大鍋,每次只加很少的煤就可以,非常省力。
現(xiàn)在他們烙的大餅,除了供幾個羊肉湯店外,一般就是零售。夫妻兩人用7個大鐵鍋,一天能烙80個大餅左右。
大餅制作起來工藝并不復雜,將面與水和勻后,揉成面團,用搟面仗壓成圓形,再放到鍋里烙制,約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出鍋了,全程除了加水和面外,不另外添加任何添加劑。
一張大餅約5斤左右,平均10塊錢一個。除去面、人工、水、電,租房等成本,一張大餅能掙3塊錢左右。
30多年來,尉樹良和李宗臻夫妻兩人堅守著他們的大餅店,精心的經(jīng)營著,先后為兩個孩子買房買車,用他們勤勞的雙手,過上了幸福、美滿的生活。